清醒思考的艺术(罗尔夫·多贝里)——读书笔记以及感想
🍣 1 幸存者偏差(survivorship bias)
幸存偏误意味着:你系统性的高估了成功概率;解决办法:尽可能去逛逛曾经大有希望的项目、投资、事业的墓地,这样虽然伤感,但对你是有好处的。
那些心灵鸡汤总是借着传播正能量的幌子告诉我们“努力就能成功”“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之类的;我们在高中写议论文的时候常常套用比尔·盖茨、乔布斯、马云等成功的例子来说明一些大道理,因为老师说过这是举例论证,可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但不论是心灵鸡汤还是我们写的议论文,它们的说服力其实都是虚构的——尽管它们有真实的例子。
因为它们会导致幸存者偏见,而幸存者偏见就会导致错误的认知(比如忽视了创业的风险)和错误的归因(游泳选手身材错觉)。那我们该怎么办呢?如书中说的:“去逛逛墓地。”久而久之养成一种思维习惯——一看到明显的证据就想到还应该看看隐蔽的证据。
🍮 2 游泳选手身材错觉
职业游泳者体型完美,并不是因为他们锻炼充分。实际情况正好相反:他们之所以成为出色的游泳选手,是因为他们拥有这样的身材;而不是因为他们经常游泳,所以身材完美。他们的身躯是一种选择标准,而不是他们运动的结果。
这种错觉常常被用来洗脑。这种洗脑最常见于广告,比如电视上的保健品广告,你可以看到为保健品推销或代言的中老年人常常面色红润面容光洁,从哪方面看都很健康,似乎在竭尽所能说:“看我这么健康,所以快来买我们的保健品啊~”事实上,是因为他们健康,才被挑来做保健品广告演员,所以他们的健康是一种选择标准,而不是他们吃保健品的结果。这种苦心孤诣营造出的假象曾经很有效,而现在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获得信息的渠道远不止电视上的广告,于是这种洗脑的欺骗性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但我们还是要提防并有这个意识,一是不仅是广告,很多宣传都采用了这个手段,二是它们很可能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你的思维。
因此,就如书中所说:“凡有人讴歌某种东西值得追求——强健肌肉、美貌、高收入、长寿、影响力、快乐、产品,你都要看仔细。在跨入泳池之前,不妨先照照镜子。你要诚实对待你自己。”
其实,这还让我想到了人类的因果律。我们产生这种错觉本质上是因为我们观察到某种现象后,自然地会去探寻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比如在台球桌上你将一个黑球推向白球,白球掉滚动并掉进了洞里,我们肯定会认为白球的运动是黑球撞击的结果,这是非常自然的。但因为这种行为是自然的,所以就很容易被误导,从而推出一个不正确的原因,比如我们经常可以在电影中看到一个人用拳头锤了一下墙结果墙体裂开地动山摇,我们第一反应总是把墙体裂开的原因归于他拳头的施力,然后便很快领悟到是碰巧发生地震了。
在上面台球的例子中,著名的经验主义者休姆肯定会说:“我们只能讨论自己实际经验到的,你所经验的唯一的事是白球开始滚过台面,你并没有经验到它滚动的实际原因,也就是说你只经验到一件事发送后另一件事接着发生,但并没有经验到第一件事是第二件事的原因。”我觉得休姆正是在提醒我们谨防这种“习惯性期待心理”,也就是告诉我们:一件事跟着另一件事发生,并不一定表示两者必定有关联。
🐹 3 过度自信效应
👽 4 从众心理
🏈 5 纠缠于沉没成本
纠缠于沉默成本是指:当你花了很大成本在某件事上面时,尽管那件事不会带来收益,但你还是不想放弃——理由是你已经为它投入太多了。
这其实很常见。我看一部电影看到一半发现这是烂片,但我常常对自己说:“都看了一半了,还是看完吧。”并加上:“要是不看了岂不白白浪费了整整一个小时。”然而事实上,假如我看完我会浪费整整两个小时...记得高中时我花了很长时间用极坐标法去尝试解一道圆锥曲线题,我甚至为自己想到这个好方法而高兴,不幸的是,我越算越复杂,但越是算下去就越不想放弃(这种心情大概很多人都会有,最后因为要解高次方程超出我的能力范围才停止...)。
所以这告诉我们:舍不得已经做出的投资而决定继续做某事,这不是一个好理由,你应该去找别的客观的理由去支持你继续做某事的想法。“你已经投资了什么不重要,唯一重要的是现在的形势以及你对未来的评估”。
但是我认为这本书的作者做了一个隐性的假设,那就是我们都能清楚地评估未来。事实上,我们很多时候并不确定自己正在做的事到底会不会带来收益,这不像一部电影是烂片还是好片这么简单。我们无法做到清楚地评估(或者我们怀疑自己的评估)——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问题。现实中,纠缠于沉没成本反而会带来好处。一是它激励你继续前行,这种“思维陷阱”让你坚持下去,结果...成功了...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清楚到底会不会成功,与其这样终日在怀疑中做事(这样更不好),还不如让自己纠缠于沉没成本中,找到继续做下去的理由。二是我们总可以尽可能收获点什么,这样就会减少“纠缠于沉没成本”所可能带来的灾难,比如假如那部烂片的语言是英语,你可以学英语呀。所以我认为拘泥于“舍不得已经做出的投资而决定继续做某事,这不是一个好理由”这种观点也许并不是一个好选择。
😀 6 互惠偏误——为什么你应该拒绝别人给你的饮料
先赠予,然后索取。
这很大程度上是利用了人类的心理弱点,即不能忍受亏欠。从进化心理学角度来说,“我帮你,你帮我”的观念从远古时代就已经根深蒂固,就如作者所说:“如果没有互惠,很多动物就已经灭绝了。”而在如今,这种进化策略有时候成为了强买强卖的手段,以至于当有人即使是出于善意递给我们一杯饮料,我们也有必要考虑一下是否该拒绝了。
很容易想到《围城》中苏方二人:苏小姐为方鸿渐做了很多事(帮他缝纽扣啊之类的),方鸿渐便不忍直接拒绝苏小姐,良心上过不去,成为了他自己口中的“道义上的懦夫”。
😼 7&8 确认偏误——所有思维错误之父
🐰 9 权威偏误
🚌 10 对比效应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 11 现成偏误
炸弹袭击要比我们认为的少得多,抑郁症则要常见得多。壮观、华丽或大声的一切,我们都高估了它们出现的概率。而无声、无形的一切,我们都低估了它们出现的概率。因为我们的大脑更容易接受壮观、华丽或大声的东西。我们的大脑是剧本式思维的,而不是量化思维的。
首字母是R的德语单词要比结尾字母是R的单词要多吗?答案是:后者比前者多两倍以上。那为什么这个问题大多数人都会打错呢?因为我们会更快地想起以R为首字母的单词。换个说法是:它们更现成。现成偏误是指:我们依据现成的例子来想象世界。这当然是愚蠢的,因为外界现实中的某种东西不会因为我们更容易想到而变得更加频繁。
现成偏误让我首先想到我做数学难题的感慨:你看到题目后首先想到的方法一定不是好方法。然后我就想到了心理学上的大脑“双系统”。
《思考,快与慢》中讲到了大脑两种运作模式——系统1与系统2(这在心理学和脑神经学相关的领域,已经获得了相当多的试验证据)。系统1擅长处理简单的、不需集中太多注意力的、无意识的活动,如人脸识别、看到红灯停车、想到游戏产生兴奋感...系统2则相反,它处理有意识的活动,它们通常需要集中注意力,比如逻辑推理等。系统1和系统2的区别相当于一个求1+1=?、一个是求证:1+1=2。
根据大脑的惰性(进化心理学认为这是一种生存策略,是长期演化的结果),我们自然会“能不用系统2就不用系统2”,所以会导致光环效应、以偏概全、误判概率、过度自信等思维陷阱。现成偏误应该就是属于以偏概全的范畴,我们为了减少能量的消耗(惰性),自然而然动用系统1去寻找现成的、印象最深的例子来解决问题,这样我们就只需在大脑“高速缓存”中搜索而不用花时间精力去庞大的磁盘中寻找所有例子了。
也许正是因为我们的大脑天生喜欢偷懒,才产生了许许多多的思维陷阱。
🗻 12 在好转之前会先恶化的陷阱
🎉 13 故事偏误
🎂 14 事后诸葛亮偏误
🎳 15 司机的知识
查理.芒格的合作伙伴沃伦.巴菲特使用一个美妙的概念“能力范围”。在这个能力范围之内的,人们都像专家一样精通,在这个范围之外的,就不懂或只懂一部分。巴菲特的生活信条是:“请认清你的能力范围,并待在里面,这个范围有多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知道这个范围的界限在哪里。”查理芒格重复说:“你必须找出自己的才能在哪里。我几乎可以向你保证,如果你必须在你的能力范围之外碰运气,你的职业生涯将会非常的糟糕。”
请你不要信任司机的知识。请你不要将公司新闻发言人,爱出风头的人,新闻播音员,唠叨鬼,花言巧语者,爱说闲话的人与一个真正有知识的人搞混。你怎么能区分出来呢?这里有个明确的信号,真正有知识的人,知道他们知道什么,也知道他们不知道什么。这类人一旦来到他的能力范围之外,他要么什么也不说,要么就说“我不知道”。他这么说时不会觉得难为情,甚至还会带着一定的骄傲,而从司机们那儿,你别的什么话都能听到,就是听不到这一句话。
🐮 16 控制错觉
"那么你呢?你控制了你的生活吗?你实际控制的很可能比你以为的要少。你别以为自己是那个淡泊地克制自己的马尔克·奥莱尔,你更像是那个戴红帽子的男人。因此,请你将注意力集中于你真正能影响的少量东西——坚定不移地只关注其中最重要的那些。其他的,听之任之吧"。
这让我想到一个问题:我们真正控制了自己的生活吗?作者说:你实际控制的很可能比你以为的要少。但是也许我们都已经有所感悟:你实际上可能一点都控制不了。
因为我们是被信息主宰的,外界的信息控制了我们。明显的例子就如,为了迎合用户的喜好,抖音给我们推荐的视频都是定制的,长此以往,我们只是一直在看同样几种类型的视频,我们的思维被抖音推动的信息局限,有些时候我们沉浸在心里舒适区里甚至不知道这个事实。很多网站都是如此,它们存储用户信息在cookie中以便使用户获得更好的体验(更好地迎合用户的心理)。
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无时不刻也被别人所操控:别人的脸色告诉我们怎么说话,别人的完美外貌引起我们嫉妒,我们做任何事必须要考虑到别人......
我们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吗?我们能控制生活,这是一种“控制错觉”吗?
🚕 17 激励过敏倾向
🗽 18 回归均值
极端成绩和不太极端的成绩总是(自然地)相互交替。
特点:就像简谐运动,总是在平衡点附近以一定振幅摆动。
做法:当你要为某种现象的出现寻找原因时,最好不要忽视“回归均值”这一潜在因素。
🤔 19 公地悲剧
🐡 20 结果偏误——切勿(仅)以结果判断决定
结果差并不意味着当时所作决定不对,反之亦然。你最好仔细研究一下这样做决定的原因,而不是吐槽一个被证明是错误的决定,或者为一个也许是纯属偶然地获得成功的决定感到庆幸。这个决定是出于理性做出的吗?如果是,那么你下回最好仍然这样做,哪怕上回的结果很糟糕。
🍄 21 选择的悖论
- 更多的选择导致无所适从
- 更多的选择导致做出更差的决定
- 更多的选择导致不满 (尤其对于选择困难症患者)
🐠 22 讨喜偏误
🚜 23 禀赋效应——请不要死抱着某种东西不放
我们拥有某种东西的事实显然赋予了这样东西额外的价值。
😸 24 奇迹
不可思议的意外事件就是虽然少见但完全可能发生的事件。它们的发生完全没什么可吃惊的,如果它们从不发生,那才令人感到意外。
偶然之中必有必然,奇迹的发生不是随机性的,每件事的发生都必然有它背后的理由,我觉得不能以机械论的观点去解释宇宙,我不相信宇宙的运作靠的是随机性。我们可以用整体观去解释不可思议的意外事件,而不是漠然地说:“它们的发生完全没什么可吃惊的,如果它们从不发生,那才令人感到意外呢。”玄学说:冥冥之中,必有天意。
😎 25 团体迷思——从众心理的一种特殊情况
做法:勇敢地说出自己的意见即可,在任何领域都适用。
🎃 26 忽视概率偏误
🐝 27 零风险偏误
🏀 28 稀少性谬误
我们对稀少性的典型反应是丧失清晰思考的能力,因此请你仅按价格和作用判断一眼东西。你不要在乎它是否稀少,是否有哪位“伦敦来的医生”也想要它。
稀少性谬误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个是虚荣心因素。我们会说:“你看别人都有,我也要有!”我们也会想:“你看别人都没有,那我更想有了!”(乍一看很矛盾)前者源于从众心理,后者源于求异心理,求异心理则源于虚荣心。这时我们产生稀少性谬误是纯粹地因为别人得不到而自己想得到,而忽略了那个东西实在的价值。比如说一个蓝球9个黄球让我挑选(假设我对颜色喜欢程度都一样),我肯定会倾向于选蓝球,尽管它们除了颜色毫无区别。
一个是“物以稀为贵”观念的根深蒂固。尽管稀少的物品常常意味着供不应求,而供不应求意味着此物品很受欢。但事实证明,稀少的东西并不一定是最好的,广告牌上常写着:“仅今天有售!”,这大多是一种营销手段罢了。用归谬法来说,全世界70亿人你只有一个,这是何等稀少珍贵啊,那这么说自己是最好了吗?
我们应该让“稀少性”成为辅助我们判断的因素,而不是作为我们判断的决定性因素。
undefined 29 忽视基本概率
undefined 30 赌徒谬误
请你忘记命运的平衡力量,除了回归均值的情形。
undefined 31 锚定效应
undefined 32 归纳法
undefined 33 规避损失
我们无法改变:恶比善更有影响力。我们对不利东西的反应要比对有利东西的反应敏感。走在大街上,一张凶恶的脸比一张友善的脸更容易引起我们的注意。恶行比善行更长久地存留在我们心里。
undefined 34 社会性懈怠
这是人类狭隘利己主义的体现之一。就如当年中国集体化生产的时候,如果每个农民到头来都分到的粮食都一样,那谁还会真正努力去种田呢?同样,共产主义很难实现,就是因为社会性懈怠,我们无法将集体和个人真正看作融合在一起的整体。
要解决社会性懈怠,一是可以通过激励制度(中国传统——表彰文化);二是提供给人们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目前唯有宗教信仰可以做到这一点;三就是硬性规定了。
undefined 35 指数增长
一张纸的厚度为0.1mm,那么对折50次后它的厚度就是一亿千米。
为什么我们对这种现象这么陌生呢?因为石器时代几乎没有人遇到过指数增长的例子,我们祖先的经验大多是线性的,所以如今我们的大脑很难转过弯来,毕竟对人类历史300万年来说,几千年实在微不足道。
很多关于大脑工作的现象都可以用进化心理学来解释,都是狩猎时代、石器时代等留下的“后遗症”。比如之所以只有少数人喜欢或擅长数学,是因为在原始社会我们用10个手指来计算就足够了,不需要处理复杂的函数、证明等东西。
因此:当事关增长率时,不要相信你的直觉,来算一算再说,或者,在增长率较小时,就使用计算倍增时间的诀窍(用70除以增长的百分比,如增长率为7%,倍增时间就约为10年)
undefined 36 赢家的诅咒
undefined 37 基本特征谬误
系统性的高估人的影响,在解释某种因素时低估情境因素。
undefined 38 错误的因果关系
有人曾对我说:你只要有创新能力,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善于独立思考,就能获得和提高智商一样的效果,然后考出高分。然而,其实是智商高才会有创新能力、敢于提出想法、善于独立思考等等的特点,所以到头来还是智商起了决定性因素,而很多人都有意无意地忽视了这一点。
undefined 39 光环效应
我们由容易得到的或特别明显的因素,比如一家企业的经济发展形式,自动推论到更难查明的特性,比如管理质量或发展战略。
undefined 40 替代途径
蒙田说:我的生命充满不幸,这些不幸大多没有发生。
undefined 41 预测的错觉
undefined 42 关联谬误
直觉思维偏好可信的故事,而忽视了发生的概率到底有多大。
这告诉我们:要让别人相信我们,尽可能多得提供细节,在人们的印象中,骗子总是说得模棱两可。
undefined 43 框架效应
框架效应是指:视表达方式的不同,我们会对同样的事情做出不同的反应。美化是框架效应最喜欢采用的方式之一。
我觉得要看破框架效应,需要有逆向思考的思维模式。如果某种表达方式是正向的,不妨倒过来看看,以此来获得更全面的体验。
很多偏误,只要我们有逆向思维,就解决了。比如错误的因果关系、确认偏误、幸存者偏差等等。本质上是换一种角度看问题,“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养成这种习惯,会受益无穷。
undefined 44 行动偏误——为什么不行动光等待是种痛苦
即使毫无用处,也要采取行动.
这也可以从进化心理学上解释。就如书中写到的,在一个狩猎采集的环境中,行动比思考价值大得多,如果我们的祖先看到森林边缘出现一个看上去像剑齿虎的影子,他们不会像罗丹的“思考者”一样坐到一块石头上,去进行分类学思考,他们会拔腿就跑。我们都是快速反应者的后代。但我们今天的世界与过去不同——与行动相比,我们奖励思考。这一转向让我们很难适应。
做法就是,不要为了行动而行动。
人类全部的不幸就是他们不能安静地待在他们的房间里.——帕斯卡尔
undefined 45 不作为偏误
如果你不是答案的一部分,就是问题的一部分。
undefined 46 自利偏误
undefined 47 享乐适应症
如同一个人考试考了第一后,兴奋感和自豪感通常只会持续一天——除非是高考。
undefined 48 自我选择偏误
undefined 49 联想偏误——将毫无相关的事联想到一起的现象
马克吐温:我们应该注意,一个经历里藏着多少智慧,我们就只吸取多少——不要多;好让我们不像坐过热灶台的猫一样。被烫过的猫永远不会坐到热灶台上——这是对的;但它也永远不会再坐到冷灶台上了。
方法:善于发现本质!
undefined 50 新手的运气
undefined 51 认知失调
undefined 52 双曲贴线
undefined 53 卢克莱修谬误(自加)
风险管理专业人士往往通过回顾历史来推断所谓的“最糟情境”,并据此估计未来的风险,这种方法被称为“压力测试”。他们经常把历史上最糟糕的经济衰退、最惨烈的战争、最不利的利率波动或最低的失业率作为对未来最糟糕形势的精确估计。但是,他们从来没有注意到以下矛盾——这个所谓的“最糟形势”在发生时,已经超越了当时历史上的最糟形势。可是,这个关键的逻辑却被忽略了。 我把这种心理缺陷称为【卢克莱修谬误】。因为拉丁诗人兼哲学家卢克莱修写道:“只有傻瓜才会认为世界上最高的山峰就是他亲眼所见的最高的那座”。——《Antifragile——Things That Gain from Disorder》
20190720